《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》正式印发 西安 国家中心城市扬起西北龙头


信息来源:西安日报     

获批国家中心城市 西安龙头作用凸显

【西安优势】 西北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

区位交通优势显著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。现代产业体系完备。创新综合实力雄厚。城镇体系日趋健全。

【重点】

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

到2035年,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全面建成。西安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明显增强,参与国际竞争的功能显著提升,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更加凸显。

具体内容:加快西安中心城市建设步伐,加强西咸新区、西安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、西安国家级经济技 术开发区等建设,强化面向西北地区的综合服务和对外交往门户功能,提升维护西北繁荣稳定的战略功能,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、对外交往中心、丝路科创中心、丝路文化高地、内陆开放高地、国家综合交通枢纽。保护好古都风貌,统筹老城、新区发展,加快大西安都市圈立体交通体系建设,形成多轴线、多组团、多中心格局,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和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。

【龙头作用】

构建“一圈一轴三带”空间格局

强化西安服务辐射功能,加快培育发展轴带和增长极点,构建“一圈一轴三带”的总体格局,提高空间发展凝聚力。

● “一圈”。指由西安、咸阳主城区及西咸新区为主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。

加快功能布局优化与疏解,增强主城区科技研发、金融服务、文化旅游、国际交往等核心功能,完善阎良、临潼、兴平等外围组团功能,推动西安—咸阳一体化发展,按程序合理调整行政区划,打造带动西北、服务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。

●“一轴”。即沿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的主轴线。

强化西安的综合枢纽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,增强宝鸡、渭南、杨凌、天水等重要节点的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,加强城市分工协作,形成现代化的产业带和城镇集聚带。深度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向西连接甘肃、青海、新疆等省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(地区),向东加强与中原地区和沿海地区联系,进一步提升陆海双向开放水平,强化对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经济走廊的战略支撑作用。

● “三带”。即包茂发展带、京昆发展带、福银发展带。

包茂发展带依托包茂高速、包海高铁等通道,促进铜川融入大西安都市圈,带动延安、榆林、汉中、安康等地发展,形成连通西南西北的城镇发展带。

京昆发展带依托京昆高速、大西—西成高铁等通道,推动韩城—河津一体化发展,强化运城、临汾、侯马等节点城市和沿线中小城市支撑作用,形成对接京津冀地区的新发展带。

福银发展带依托福银高速、银西—西武高铁等通道,推动平凉—庆阳、彬县—长武—旬邑一体化发展,引导商洛等节点城市 绿色发展,形成对接长江经济带、连接辐射宁夏的新发展带。


关中平原城市群

【规划范围】

包括陕西省西安、宝鸡、咸阳、铜川、渭南 5 个市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及商洛市的商州区、洛南县、丹凤县、柞水县,山西省运城市(除平陆县、垣曲县)、临汾市尧都区、侯马市、襄汾县、霍州市、曲沃县、翼城县、洪洞县、浮山县,甘肃省天水市及平凉市的崆峒区、华亭县、泾川县、崇信县、灵台县和庆阳市区。

【现状】

国土面积10.71万平方公里,2016年末常住人口3863万人,地区生产总值1.59万亿元,分别占全国的1.12%、2.79%和2.14%。

【总体要求】

培育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,要立足西北,着眼全国,以开放促发展,以创新求跨越,以文化塑标识,加快提升辐射带动能力,全面实现追赶超越。

【战略定位】

承东启西、连接南北。推进西部大开发,纵深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。

●向西开放的战略支点

●引领西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

●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国家创新高地

●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

●内陆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

【目标】

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。

到2035年,城市群质量得到实质性提升,建成经济充满活力、生活品质优良、生态环境优美、彰显中华文化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。

●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全面建成

●创新型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日趋健全

●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有效构建

●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


建设创新引领的 现代产业体系

●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双向互动

1.强化优势产业关键领域创新, 延长产业链条

2.依托优势创新链,培育新兴产业链

3.完善区域性创新网络,优化创新生态环境

【西安力量】依托中国西部创新港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产业化平台,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工程,推动产业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。发挥西安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引领作用,带动西咸新区及宝鸡、咸阳、渭南、杨凌、天水等开发区创新发展。

●加快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

1.深化“军转民”“民参军”,发展五大产业

2.搭建军民深度融合新平台

3.创新军民融合发展路径

【西安力量】发挥西安军工基地多、陇海通道沿线军工企业密集特点,集中布局一批央地、部省、省市共建军民融合产业园,打造以西安为中心、横贯关中平原的军民融合产业带。以西安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契机,建立多层次对接协调机制,加强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规划、任务、政策统筹。

●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

1.积极承接产业转移

2.强化承接产业转移管理服务

【西安力量】打造以西安为核心,其他城市分工协作、合理布局的产业转移示范区。

●依托重要平台推进产业升级

以杨凌示范区为载体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

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

以创新园区发展为切入打造产业协作平台

【西安力量】融汇秦风唐韵等历史文脉,打造精品项目、精品线路,提升国际化旅游服务品质,共同打造“一带一路”旅游文化黄金走廊和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。推动西安陆港、空港联动发展,构建开放型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,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。


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 突出平安高效智慧绿色

●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

1.构建城市群对外运输大通道

2.畅通城市群内快速交通网络

3.强化一体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

4.提升综合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

【西安力量】加快构建“四纵四横”的对外运输大通道。推进银川—西安、西安—十堰、西安—重庆等高速铁路及兰州(定西) —平凉—庆阳—黄陵铁路建设。重点推进西安北—西安咸阳国际机场、西安—韩城等城际铁路建设。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、西安北客站和西安国际港务区为依托,加快将西安打造成为以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为重点,具有更大辐射范围和集聚能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。

●建设高速共享信息网络

1.建设城市群信息服务平台

2.建设智慧城市群

3.提升信息安全保障水平

【西安力量】加快建设西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、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,积极推进中国—中亚跨境陆缆建设,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综合信息服务。完善西安国家重要的数据灾备中心功能,建设联合异地灾备数据基地。

●强化水安全保障

1.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

2.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

【西安力量】全面推行河长制,在湖泊实施湖长制,实现流域污染系统治理。


建立健全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 打破行政壁垒强化协作协同

●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

1.建立一体化区域市场

2.推进区域金融市场和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发展

3.推动技术市场一体化

4.探索土地、劳动力等要素合理配置

【西安力量】支持西安市高陵区深化农村土地三项制度改革试点。完善居住证制度,加强统一的就业服务平台建设,推行各类专业标准的城市间统一认证认可,促进城市群内劳动力自由迁徙和流动。

●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机制

1.共同推动文化繁荣

2.加强教育合作

3.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共享

4.推动社会保障一体化

5.推动公共事务协同治理

【西安力量】以西安为中心,建设多项文化振兴重大工程。发挥西安医疗资源密集优势,推动医联体建设,共享优质医疗资源。

●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

1.探索建立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基金

2.建立城市群生态保护协同机制

3.建立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


构建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 深度参与“一带一路”主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

●深度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

1.构建立体开放通道

2.建设人文交流高地

3.深化经济交流合作

【西安力量】打造新亚欧大陆桥和中蒙俄经济走廊衔接互动的重要平台。以陆桥通道为主轴,建设东西双向国际贸易大通道。密切与京津冀、长三角地区的综合交通联系,完善东向出海大通道。畅通连接成渝、珠三角、北部湾等城市群交通物流网络,形成南向国际贸易大通道。支持在西安设立外国领事机构,推动地区对外交往和各领域合作。支持中欧班列(西安)健康发展,完善“两干多支两节点”国际铁路物流网络。

●建设高标准开放合作平台

1.推进中国(陕西)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

2.加快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

3.持续打造国际交流平台

【西安力量】围绕建设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、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、“一带一路”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,建成投资贸易便利、高端产业集聚、金融服务完善、人文交流深入、建管高效便捷、法治环境规范的高水平、高标准自由贸易试验区。继续办好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、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、欧亚经济论坛等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论坛展会,建好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、国际电影节等人文平台,不断推进务实合作。

●加强国内区域交流合作

1.强化与东部沿海城市群对接

2.加强与周边城市群合作

3.带动周边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


推进生态共建环境共治

●共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

1.构建“两屏、一带、多廊、多点”的生态安全格局

2.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

3.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

●实施环境共治

1.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

2.加强流域水污染防治

3.推进土壤污染防治

4.强化环境风险防控

●加强环境影响评价